通知公告
行業動態
盤點滁州市數字化轉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燈塔人工智能申報獎補條件指南整理,詳情如下,瑯琊區、南譙區、天長市、明光市、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鳳陽需要咨詢申報數字化轉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燈塔、人工智能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選擇全面可靠的一站式體系保障。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專注于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精準的政策資源、優質的企業資源、成功的項目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戰方法論與成熟的服務成功案例體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各環節均由專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詢各省市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滁州市數字化轉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燈塔人工智能申報獎補獎勵
支持數字化轉型。
支持制造業重點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圍繞強基礎、建平臺、延鏈條實施數字化轉型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典型示范項目,按項目設備、工業軟件購置額,給予最高15%的獎補,單個項目最高獎補500萬元。對企業為實施數字化改造項目獲得的1年期及以上項目貸款,按照同期貸款銀行市場報價利率40%給予貼息,單個項目貼息期不超過3年,最高300萬元。支持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置設備進行數字化改造,對期限在3年期及以上的設備融資租賃業務,按照實際支付融資租賃租息的40%給予貼息,單個項目貼息期不超過2年,最高200萬元。以上資金由受益財政承擔。加大全市各類產業發展基金對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設立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子基金。
支持智能制造。
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對認定為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的企業,由市財政、受益財政按1:1比例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支持兩化融合發展。支持企業對照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標準開展評估工作,對評估等級在3A、4A、5A級的企業,由市財政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支持工業互聯網建設。
對獲評國家級雙跨型或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由市財政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獲評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由市財政、受益財政按1:1比例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支持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對獲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建設運營單位,由市財政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對年度服務企業數在50家以上的云服務商,由市財政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補。
打造典型場景和示范應用。
對獲評“燈塔工廠”、國家“數字領航”企業、卓越級智能工廠的企業,由市財政分別給予5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獲評5G工廠、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APP等領域典型場景、示范應用、優秀解決方案等的企業,國家級、省級分別由市財政、受益財政按1:1比例給予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滁州市數字化轉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燈塔人工智能申報條件
1、滁州市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申報條件
支持對象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的城市開展第三批試點工作,試點城市應為地級市及以上,包括各省(區)的省會城市、其他地級市,直轄市所轄區縣。已納入前兩批試點范圍的城市不得重復申報。第三批城市試點實施期兩年,自實施方案批復之日起開始計算。
工作要求
(一)聚焦重點行業。試點城市應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促進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并重,在計算機和通信電子設備制造、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等制造業重點行業(參考附件2)中選擇具體細分領域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選取的細分行業應符合國家區域戰略發展規劃和產業導向,體現自身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具有產值規模較大、中小企業集聚度較高、改造潛力較深、改造后效益提升明顯的特征,避免分散。要結合不同行業特點,深入梳理行業共性改造需求,分業分級推進試點企業的數字化改造。
(二)聚焦重點企業。試點城市要在確定的細分行業中,選擇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中小企業作為本次數字化改造的重點對象,要優先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規模以上(以下簡稱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納入改造范圍。重點推動企業開展生產過程、產品生命周期和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業務環節的深度數字化改造,推進數據采集、場景集成和系統互聯互通。因地制宜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研發設計、視覺質檢、參數優化、能耗管理、智能分揀等場景中的應用。各地區試點城市被改造企業數量及改造后應達到的數字化水平按照《通知》執行。
(三)擴大復制推廣。試點城市要選擇若干基礎條件好、轉型效果突出、投入產出比高、可復制性強的試點企業作為轉型樣板,引導同行業企業“看樣學樣”。要促進服務商聚焦細分行業領域專精特新發展,打造一批高度適配細分行業中小企業轉型需求的“小快輕準”數字化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總結面向細分行業的專業化轉型路徑,加強宣傳推廣。實施期滿時要實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細分行業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應改盡改”(每個細分行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比例應達到90%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水平均應達到二級及以上);規模以下(以下簡稱規下)工業中小企業“愿改盡改”(規下工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的比例應實現明顯提升)。試點城市對試點企業、服務商的遴選管理要做到對各類所有制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充分開放。
2、滁州市省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申報條件
申報安徽省智能工廠的基本條件。
(一)在我省依法注冊,具有2年以上獨立法人資格,原則上在我委云平臺上按時填報數據的規模以上企業。
(二)企業的工廠在智能制造5種新模式中,開展一種以上新模式的創新實踐,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具備相應模式的關鍵要素(參考《智能制造新模式關鍵要素》)。
(三)企業的工廠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在降低運營成本、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并持續提升,具有良好的增長性。
(四)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帶動企業研發、制造、管理、服務等各環節智能化水平提高;企業智能化發展在本省同行業處領先水平,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申報安徽省數字化車間的基本條件。
(一)在我省依法注冊,具有2年以上獨立法人資格,原則上在我委云平臺上按時填報數據的規模以上企業。
(二)作為企業獨立生產單元的車間,在智能制造中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在本省同行業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三)智能裝備廣泛應用。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等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試驗、檢測等設備臺套(產線)數占車間設備臺套(產線)數比例不低于50%。
(四)車間設備互聯互通。采用現場總線、以太網、物聯網和分布式控制系統等信息技術和控制系統,建立車間級工業互聯網,車間內生產設備聯網數占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總量的比例不低于60%。
(五)生產過程實時調度。生產設備運行狀態實現實時監控、故障自動報警和診斷分析,生產任務指揮調度實現可視化,關鍵設備能夠自動調試修復;車間作業計劃自動生成,生產制造過程中物料投放、產品產出數據實現自動采集、實時傳送,并可根據產品生產計劃基本實現實時調整。
(六)物料配送實現自動。生產過程廣泛采用二維碼、條形碼、電子標簽、移動掃描終端等自動識別技術設施,實現對物品流動的定位、跟蹤、控制等功能,車間物流根據生產需要實現自動挑選、實時配送和自動輸送。
(七)產品信息實現可追溯。在關鍵工序采用智能化質量檢測設備,產品質量實現在線自動檢測、報警和診斷分析;在原輔料供應、生產管理、倉儲物流等環節采用智能化技術設備實時記錄產品信息,每個批次產品均可通過產品檔案進行生產過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
3.滁州市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申報條件
申報類別
圍繞行業型、區域型、專業型三大類型,遴選一批賦能成效明顯的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
申報要求
(一)平臺申報單位為省內注冊企業,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制度,運營狀況良好,在本行業/領域或省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良好的社會信用。
(二)申報平臺必須為已建成且正常運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符合《安徽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應用評價指南》相關要求(見附件1)。
(三)申報單位如實填寫平臺申報書(附件2),申報材料要描述詳實、重點突出、表述準確、邏輯性強,杜絕虛構和夸大。
4、滁州市兩化融合申報條件
Ⅰ、A級(規范級)能力建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按照GB/T23001-2017的要求建立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能夠規范有效開展職能驅動型的能力打造過程管理;
2、開展了規范級能力建設,支持和優化相關業務范圍內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但尚未有效建成支持主營業務范圍內關鍵業務數字化和柔性化運行的新型能力。
注:職能驅動是指按照確定的組織分工和崗位職能職責標準化開展各項活動。
(一)、規范級-過程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按照GB/T23001-2017的要求,圍繞規范級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規范有效開展策劃、實施與運行、評測、改進等活動,并形成職能驅動型的過程管理機制,包括但不限于:
1、規范有效開展可持續競爭優勢分析,識別確定擬打造的規范級能力(體系),并完成職能驅動型過程管控機制、系統性解決方案、管理體系等的策劃;
2、按照規范級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需求、建立并執行職能驅動型支持條件建設制度,建立并執行職能驅動型的實施與運行過程管理要求,明確相關方的溝通,協調機制和手段等,實現過程管控機制、系統性解決方案和管理體系之間的協調互動;
3、采取診斷對標,監視與測量、內部審核、管理評審、考核等方式,對新型能力建設過程和結果進行跟蹤、分析和評測;
4、建立職能驅動型的持續改進機制,按照形成的規定處理實際或潛在的不符合,并采取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持續開展改進活動。
(二)、規范級-要素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圍繞規范級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形成覆蓋數據、技術、流程和組織等四要素的系統性解決方案,規范開展數據開發利用、技術應用、流程優化和職能職責調整等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1、開展規范級能力所對應職能范圍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利用;
2、規范開展信息(數字)技術應用,對設備設施進行必要的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升級,部署必要的信息技術(IT)軟硬件;
3、對規范級能力所涉及的業務流程、職能職責進行必要的梳理、規范、調整和優化。
(三)、規范級-管理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圍繞規范級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建立職能驅動型管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明確數據、技術、流程和組織等四要素協同優化的程序和方法;
2、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等組織決策層能夠準確理解職能驅動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相關人員職能化的職責和權限得到合理劃分和規定;
3、采用與規范級能力匹配的組織結構設置機制、建立職能型組織結構;
4、采用職能驅動的管理方式、主要根據規范性崗位職能分工開展各項業務活動。
Ⅱ、AA級(場景級)能力建設要求:
在達到或高于規范級能力建設要求的基礎上,場景級能力還應滿足以下建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面向主營業務范圍內關鍵業務環節,建成支持關鍵業務資源配置效率提升、關鍵業務活動數字化、場景化和柔性化運行的場景級能力;
2、開展了技術使能型的能力打造過程管理;
3、主要達成關鍵業務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等預期價值效益目標。
注:技術使能是指通過基于各類技術融合應用形成的專業技能賦能各項活動專業化和柔性化開展。
(一)、場景級-過程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按照GB/T23001-2017的要求,圍繞場景級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規范有序開展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改進等活動,并形成技術使能型的過程管控機制。
(二)、場景級-要素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圍繞場景級能力,基于工具級數字化形成覆蓋數據、技術、流程和組織等四要素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效實現主營業務范圍內關鍵業務數據開發利用、技術應用、流程優化和職能職責調整等,支持關鍵業務數字化、場景化和柔性化運行。
(三)、場景級-管理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建立覆蓋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的治理體系,形成技術使能型管理模式,有效支撐場景級能力的建設、運行和優化。
Ⅲ、AAA級(領域級)能力建設要求
在達到或高于場景級能力建設基礎上,領域級還應滿足以下建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面向組織(企業)主營業務領域,建成支持主營業務領域內資源全局優化配置,以及主營業務集成融合、動態協同和一體化運行的領域級能力;2、開展了知識驅動型的能力打造過程管理,且支持過程管理動態優化;3、實現組織整體業務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質量提高等預期價值效益目標,并有效拓展延伸業務。
注:知識驅動是指通過構建主營業務領域專業知識模型及其數字化、網絡化應用賦能各項活動智能化開展。
(一)領域級-過程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按照GB/T23001-2017的要求,圍繞領域級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有效開展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改進等活動,并形成知識驅動型的過程管控機制,實現對能力建設和運行關鍵過程的量化跟蹤和動態優化。
(二)、領域級-要素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圍繞領域級能力,基于組織(企業)級數字化和傳感網,形成覆蓋數據、技術、流程和組織等四要素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效實現跨部門、跨業務環節的數據集成和共享利用,技術集成融合應用、流程貫通與優化重構和職能職責協同調整等,支持跨部門、跨業務環節的業務集成融合、動態協同和一體化運行。
(三)、領域級-管理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建立覆蓋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的治理體系,形成知識驅動型管理模式,有效支撐領域級能力的建設、運行和優化。
Ⅳ、AAAA級(平臺級)能力建設要求
在達到或高于領域級能級建設要求基礎上,平臺級能力建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面向組織全員、全要素和全過程,建成支持組織(企業)以及組織(企業)之間資源動態配置,以及主營業務網絡化協同和社會化協作的平臺級能力;
2、能夠按需開展數據驅動型的能力打造過程管理;
3、實現供應鏈/產業鏈整體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產品/服務創新、用戶連接與賦能等價值效益目標,有條件的組織(企業)培育發展平臺級數字業務、開辟業務平臺化價值創造新空間。
(一)平臺級-過程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按照GB/T23001-2017的要求,圍繞新型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按需開展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改進等活動,并形成數據驅動型的過程管控機制,實現對能力建設和運行全過程量化跟蹤和動態優化。
(二)平臺級-要素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圍繞平臺級能力,基于平臺級數字化和產業互聯網,形成覆蓋數據、技術、流程和組織等四要素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效實現覆蓋組織(企業)全局以及組織(企業)之間主要業務流程的數據在線交換和動態集成共享、技術綜合集成和融合創新、業務端到端流程動態優化、職能職責動態調整等、支持核心能力模塊化封裝、共享應用和平臺級業務模式創新。
(三)平臺級-管理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建立覆蓋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的治理體系,形成數據驅動型管理模式,有效支撐平臺級能力的建設、運行和優化。
Ⅴ、AAAAA級(生態級)能力建設要求
在達到或高于平臺級能級建設要求基礎上,生態級能力建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面向跨組織(企業)、生態合作伙伴、用戶等的生態圈,建成支持智能驅動的生態資源按需精準配置,以及生態合作伙伴間業務智能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實現價值開放共創的生態級能力;
2、能夠自組織開展智能驅動型的能力打造過程管理;
3、全面實現生態圈用戶/生態合作伙伴連接與賦能、數字業務培育、綠色可持續發展等價值效益目標。
注:智能驅動是指構建基于自學習、自優化認知模型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決策和智能運行體系,以人工智能賦能各項活動按需自主開展。
(一)生態級-過程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按照GB/T23001-2017的要求,圍繞生態級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自組織開展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改進等活動,并形成智能驅動型的過程管控機制,實現對能力建設和運行全過程認知跟蹤和自學習優化。
(二)生態級-要素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圍繞生態級能力,基于生態級數字化和泛在物聯網,形成覆蓋數據、技術、流程和組織等四要素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效實現生態合作伙伴間數據按需互通和跨界共享、技術社會化開發和按需應用、跨組織(企業)的端到端流程自組織、職能職責按需調整和自學習優化,支持培育壯大數字新業務。
(三)生態級-管理維建設要求
組織應建立覆蓋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的治理體系,形成智能驅動型的價值生態共創管理模式,有效支撐生態級能力的建設、運行和優化。
5、滁州市燈塔工廠申報條件
“燈塔工廠”的評判標準包括:
(1)是否擁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所有必備特征,具體包括自動化、工業物聯網(IIOT)、數字化、大數據分析、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技術;
(2)是否構建覆蓋企業內部全流程、產業鏈上下游全環節、產品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體系,全面提升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的效率、降低成本;
(3)同時通過數據要素作用的發揮,探索新的模式進而形成新的增長點,成效顯著。
6、滁州市科技計劃(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申報條件
1. 申報單位應為創新場景應用業主單位,須在滁州市內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的企業,擁有明晰的自主知識產權,近三年財務狀況良好,科研及社會信用等方面記錄良好。鼓勵業主單位與人工智能供給單位聯合申報。
2. 申報項目應圍繞關鍵環節的典型應用場景,聚焦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創新需求,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對相關行業或企業智能化升級具有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項目已落地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3. 申報材料須客觀真實,能夠充分體現人工智能的技術特點,緊扣實際應用需求和關鍵痛點,有明確的落地方案、技術應用指標、產業轉化等經濟指標。
4. 業主單位限申報1項,人工智能供給單位限參與2項。已獲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不予重復支持。
5. 項目主持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9周歲(1966年1月1日后出生)。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找我們能為您做什么?(勿抄)
一、國家、省、市各類政府資助類項目申報;
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利軟著知識產權申報;
三、國家、省、市各類企業榮譽資質申報;
四、國家、省、市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等研發平臺創建輔導、申報:
五、資金申請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建議書、等各類報告編制;
六、科技成果轉化中介、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科技項目投融資。
一個電話,幫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項目,讓您輕松穩拿補貼政策資金與品牌榮譽提升!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獲取最新政策詳情,歡迎前來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