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2026年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時間條件和補貼材料、步驟整理,詳情如下,原則上對項目主體的補助不超過1000萬元,對非公益性項目實施主體的直接補助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選擇全面可靠的一站式體系保障。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專注于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精準的政策資源、優質的企業資源、成功的項目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戰方法論與成熟的服務成功案例體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各環節均由專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詢各省市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時間
請各鎮(街道)嚴格按照市局意見,認真梳理儲備項目,于2025年11月8日前將成熟的儲備項目(已落實項目用地、明確項目建設內容、建設資金等)紙質材料交到大邑縣農業農村局517辦公室,電子材料同步傳送到指定郵箱。
2026年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示范區)項目儲備指南
為貫徹落實《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關于提質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成辦規〔2025〕7號)要求,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高質量推進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根據《成都市農業農村局 成都市鄉村振興局 成都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關于印發〈市級財政農業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成農辦〔2024〕4號)文件要求,制定本儲備指南。
一、項目儲備方向
各區(市)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根據項目儲備指南,結合實際,公開、公平、公正組織轄區內項目儲備申報,嚴格項目入庫評審,并擇優推薦。項目儲備方向為:圍繞農業園區主導(特色)產業,提升產業基地建設,推進“生產+加工+科技+綠色+品牌”融合集聚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產業基地(養殖場)建設、現代裝備建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物流、社會化服務、質量品牌、科技創新、農業新業態、聯農帶農等方面,進一步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四鏈”深度融合、競爭能力突出、運行機制高效的現代化農業園區。
二、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實施主體
實施主體為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等。
三、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建設內容
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一)聚力產業基地建設。聚焦區域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壯大主導產業規模能級,重點發展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水果、生豬畜禽等都市保障型主導產業,產業之間通過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等方式關聯。建設一批“噸糧田”糧油基地、“千斤糧萬元錢”糧經復合產業基地和經濟作物、畜禽、水產高質高效產業基地。聚焦綠色生態、低碳發展,推行綠色生產方式,開展農藥化肥減量、綠色防控等環境友好行動。
(二)加強設施裝備建設。聚焦提升園區基地建設水平,推動園區水、電、路、網等生產基礎設施新建與改造,促進土壤改良、地力提升。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并有效運營。布局建設全程機械化服務中心、育秧育苗中心、初加工中心、烘干中心、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積極推進數字農業,提升園區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水平。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配套建設冷鏈物流設施裝備、智能化農業氣象觀測設備,提高農產品保供服務、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三)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以穩產保供和滿足市場需求為目標,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核心,開展設施種植集約化改造、設施畜牧現代化提升、設施漁業智能化建設行動。實施設施農業專用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科技項目,開展設施農業新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突出發展現代都市型智慧設施農業。不斷提高農業設備設施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推動農業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四)加快農產品初加工發展。在園區就地就近建設一批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施設備,提高清洗整理、篩選分級、包裝貼牌、屠宰分割、烘干冷藏、冷鏈運輸等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水平,把園區建成農產品精深加工優質原料生產基地。推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順應市場需求,開發美味多樣的休閑食品、藥食同源的功能食品、風味獨特的調味品、營養健康的保健飲品等,進一步延長農產品加工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五)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因地制宜增加社會化服務內容,積極引導培育壯大社會化服務主體,采取單環節、多環節、全過程等方式,開展育秧育苗、耕種防收、烘干冷鏈、倉儲物流和農資供應、勞務服務等多領域社會化服務。完善以物資供應、生產管理、金融服務、技術咨詢等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服務內容全程覆蓋、促進服務方式創新。
(六)加快質量品牌建設。聚焦園區品牌建設,持續推進園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和品牌培育,開展農業生產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聯合培育行動,開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名特優新等優質農產品認證登記。強化園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農產品展示展銷等各類宣傳推介活動,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營銷。
(七)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的試驗、示范、推廣,推動園區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建立良好技術服務關系,建有專家工作站或辦公場所,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把園區打造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推廣站和農業科技成果集成應用的樣板區。在園區開展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培訓。
(八)支持新興業態發展。聚焦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農業多元價值,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新業態、新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文創農業、鄉村旅游等,打造市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消費新場景。支持園區主導產業農產品入駐知名大型電商平臺,支持開展園區品牌農產品推介展銷活動,嚴禁以推介展銷名義修建投資過大、利用不高、展示單一、欠缺實用性的展示展銷廳。
(九)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加快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積極培育和引進有實力、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各自作用充分發揮的園區建設格局。豐富多元化聯農帶農模式,推行訂單農業、入園就業、入股分紅、股份合作、托管服務、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到農等聯農帶農形式,項目建設地點覆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提升)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等重點區域的,需明確土地流轉、帶動生產、吸納務工、收益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
四、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1. 申報的園區項目應在成都市轄區范圍內。其中糧油類、經濟作物類園區應達到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條件;主導產業為農博、農業科技等其它產業的園區,糧經復合種植面積達到30%。
2. 項目實施主體組織機構健全,擁有完成項目必要的生產條件、技術力量、管理能力和資金配套。2024年以來,在經營活動中無因違反經營受到行政處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較大數額處罰等行政處罰的重大違法記錄。并承諾嚴格遵守有關支農項目建設、審計、驗收及資金管理要求。
3. 建設項目用地來源有保障,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二)負面情形。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申報:
1. 項目違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國辦發〔2020〕44 號)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有關要求的;
2. 2023年以來,園區內發生重大農業環境污染、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
3. 未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未建立可追溯、可量化、可考核的制度臺賬,聯農帶農成效不明顯的。
五、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補貼方式及額度
對符合申報條件并通過評審的項目,以補助方式對園區項目建設給予支持。補助額度根據當年專項資金預算額度和園區項目綜合評審結果確定。原則上對財政資金支持的經營性項目要按照相關政策要求與農戶建立穩定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原則上對項目主體的補助不超過1000萬元,對非公益性項目實施主體的直接補助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
六、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工作要求
(一)各區(市)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推薦的儲備項目要嚴格按照《成都市農業農村局政府投入“三農”重大項目儲備庫管理辦法》(成農計〔2020〕5號)進行儲備申報,并常態化開展園區儲備項目入庫工作、動態管理和擇優推薦。
(二)各區(市)縣應當根據專項資金管理規定,請各項目實施主體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投資計劃,認真填寫項目申報表、基本情況表等,按照子項目進行申報,并明確細化項目建設內容,確保建設內容與投資金額科學、合理。
成都市大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申報材料
一、項目申報表(附件3)
二、項目實施方案(附件4)
三、項目用地證明材料(證明項目不存在“非農化”、“非糧化”問題,相關職能部門出具項目所涉用地的用地規劃、土地性質、用地手續等佐證材料)
四、實施主體信用證明
五、申報主體支撐項目實施的資金證明(近2年財務報表、銀行流水等)
六、申報主體內部管理規章制度
七、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營業執照復印件
八、其他與申報有關的證明文件和材料
備注:請于11月8日前將加蓋公章的相關材料(紙質版一式三份、電子版一份)交到大邑縣農業農村局517辦公室,電子版同步發送至制定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