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行業動態
安徽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建設申報條件類型和流程好處、成效管理辦法整理,科技服務業是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圍繞科技創新全鏈條發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轉化,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新興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肥市以及阜陽市、六安市、安慶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馬鞍山市、黃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銅陵市、蕪湖市、滁州市各地需要咨詢申報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豐富的政策資源、企業資源、項目資源,形成了獨有的實戰實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想要咨詢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為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科技廳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組織座談研討,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結合安徽實際,研究制定了《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的制定主要有以下三點考慮:
一是突出省級引導。強化省級層面的政策引導和資源整合作用,通過建設管理和績效評價,推動要素資源高效配置,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引導區域科技服務業集聚化、專業化發展。
二是突出分類建設。根據科技服務業產業特點,將集聚區分為綜合型與特色型兩種類型,明確不同標準推動建設。綜合型集聚區注重園區整體規模效應,特色型集聚區聚焦細分產業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推進。
三是突出動態管理。建立集聚區發展績效評價機制,強化結果運用,實施“激勵優秀、淘汰落后”的動態管理,確保集聚區建設質量。
《管理辦法》共有四章十二條,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明確集聚區功能定位和建設主體。集聚區是整合研究開發、技術轉移、企業孵化、知識產權等要素資源的功能性區域,為區域創新主體提供全鏈條、專業化科技服務,其建設主體為縣(市、區)或省級及以上開發區。
二是明確集聚區申報建設程序和條件。集聚區申報原則上每年一次。由各市科技部門組織申報,省科技廳按程序開展專家評審和公示等工作后,予以確定。申報條件包括規劃、管理、主體、生態等方面,既有定性指標,也有定量指標,其中皖北和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縣(市、區)和省級及以上開發區申報的量化條件可下浮20%。
三是明確集聚區的績效評價機制。省科技廳每年組織一次集聚區績效評價,從產業發展、創新能力、企業集聚、產業生態、支撐保障等維度對集聚區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下一步,省科技廳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協同聯動,認真組織落實《管理辦法》,做好集聚區建設管理與績效評價工作,推動科技服務業規模增長、質效提升,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問題:請問近年來安徽省科技服務業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有關部門和各地協同聯動、同向發力,扎實開展工作,全省科技服務業呈現高質量發展良好態勢。
一是產業規模日益壯大。全省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營收從2021年的1032.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809億元,年均增長率20.6%。規上企業數量從2021年的1089家增長至2024年的1548家,年均增長12.4%。科大訊飛、長鑫科技、維天運通等一批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日益成為我省科技服務業產業創新和規模發展的主導力量。中科星圖測控、萬邦醫藥等一批企業成功上市。
二是重點領域競相發展。在研發服務方面,建成“國字號”科創平臺200余家。建設了一批省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研究院和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在科技金融服務方面,組建150億元規模的省天使基金群,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科技融資擔保體系。在檢驗檢測服務方面,全省檢驗檢測機構達到1856家,29家大型機構收入超億元。在知識產權服務方面,建成并運行安徽省和合肥市兩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全省登記數據知識產權證書突破1000件,位居全國第四。在技術推廣服務方面,建設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科技大市場,打造中國(安徽)科交會、安徽“雙創匯”等高端載體,近五年全省吸納和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均連跨4個千億元臺階。
三是機制創新持續深化。實施科研單位“綜合授權+負面清單”改革試點。合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建設。在全國率先全面推開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累計賦權成果1846項,成果估值8.1億元,催生出合肥九韶智能等一批科創企業。“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機制改革,獲評國務院高質量發展綜合督查典型經驗。多元化融資方案支持核聚變應用和“共同成長計劃”入選全國科創金融改革案例。謝謝!
問題:請問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具體申報條件是怎樣的?
集聚區申報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是有完善的發展規劃,發展目標明確,功能定位合理,產業集中度高。二是管理單位和管理人員明確,能夠有效負責開展集聚區建設、運營和管理。統計和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能夠及時、完整、準確提供集聚區相關統計數據和發展管理報告。三是優質企業集聚,企業競爭力較強,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四是生態體系完善,人才引育機制較為健全,政府產業引導基金規模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完備,配套服務體系高效,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作用發揮明顯,形成各類創新主體聯動發展、協同創新發展格局。
其中,申報綜合型集聚區應符合以下條件:
創新能力領先,至少擁有1個國家級或5個及以上省(部)級創新平臺載體;規模效應顯著,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數量達10家及以上,科技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10億元及以上。
申報特色型集聚區應符合以下條件:
產業特色鮮明,在科技服務業細分產業領域中,單一領域原則上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數量達5家及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2億元及以上;至少擁有3個及以上省(部)級創新平臺載體;牽頭或參與制定3項及以上科技服務業相關國際/國內/行業標準。
今年,省科技廳擬開展首批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申報工作,初步考慮確定10家左右。近期,省科技廳將印發申報通知,我們鼓勵符合條件的縣(市、區)和省級及以上開發區積極申報。謝謝!
問題:請問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績效評價如何開展?
對申報確定建設的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省科技廳將每年組織一次績效評價。績效評價內容包括集聚區的產業發展、創新能力、企業集聚、產業生態、支撐保障等情況。
產業發展主要考察:規模以上科技服務業企業數量、凈增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數量、營業收入總額、營業收入增速、利潤、從業人員數量及科技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等情況。
創新能力主要考察:研發投入、創新平臺載體、有效發明專利、省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等情況。
企業集聚主要考察:入選安徽服務業百強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以及科技服務商招引落地等情況。
產業生態主要考察:高層次人才、多元化基金等要素集聚、創新協同發展、對外開放交流合作及特色品牌打造等情況。
支撐保障主要考察:體制機制改革探索、相關政策規劃制定,發展組織工作成效,園區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水平等組織保障情況。
各集聚區根據績效評價成績由高到低排序,按一定比例分別給予優秀、合格、不合格三類評價結果。評估優秀的給予省級財政資金補助,用于對集聚區科技服務業企業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同時支持申報國家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評估不合格的限期整改,重新組織評估,仍不合格的,退出集聚區建設。謝謝!
問題:請問省科技廳今年在推動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還有哪些重點舉措?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們今年將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綜合運用項目、平臺、資金、人才等多元手段,推動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聚焦我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現狀,鍛長板補短板,制定出臺安徽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科技服務業發展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
二是強化研發服務。統籌省級10.5億元省科技創新攻堅專項資金,布局實施不少于100項省科技攻堅項目。實施一批“兩重”項目,布局建設一批省(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等高能級創新平臺。
三是提升成果轉化服務。通過新建、改造等方式,培育建設5家左右頂尖孵化器;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科技成果中試基地和平臺。打造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2.0版,推動省屬高校院所加快成果轉化。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推廣行動,實施一批“三新”聯合應用推廣項目。推行技術經理人信用積分管理制度,培養持證技術經理人1000名以上。
四是優化科技金融服務。落實好剛出臺的《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質量運營指引》,優化省天使基金群布局,引導社會資本等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提質擴面行動,全年新增科技型企業貸款1000億元。全面推廣“貸投批量聯動”服務模式,加大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引導保險機構開發研發攻關、成果轉化、市場應用、科創出海、科技人才等科技保險產品,給予參保企業保費補貼。健全科技融資擔保體系,提高科技擔保規模和覆蓋率。
五是壯大企業主體隊伍。實施高層次科技團隊創新創業項目,對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團隊創新創業,擇優以“撥轉股”和股權投資方式給予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實施“主輔分離”“分轉子”,成立專業化法人實體企業。大力開展科技服務商招引,新培育一批科技服務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安徽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出臺,將有力推動我省科技服務業從“單打獨斗”到“協同融合”,對促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快速構建科技服務生態有著重要作用。我們期待通過政策舉措的落地見效,吸引、激發更多創新主體深度參與,打造出一批標桿性集聚區,為我省“三地一區”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歡迎前來交流。
